close
北京市住建委: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北京作為首都,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在“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的時代課題中占有重要位置。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應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處理好“都”與“城”的關系,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首都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一、堅持首善標準,提升首都建設和管理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為新時期首都發展指明瞭方向。北京市將立足“三都”定位,堅持首善標準,以提高治理能力抓好城市建設,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推動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繼續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做好棚戶區改造和老城保護,既建好增量,又用好存量,助力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建設。

一是加強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深入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確保首都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商標註冊費用堅持依法治理,構建權責明晰的質量責任體系,嚴格落實工程建設參建各方的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加大質量責任追究力度。推進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體系、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安全生產“四體系”建設,促進安全生產法治化、標準化、信息化、社會化的安全生產“四化”不斷提升。樹立超大城市安全發展理念,落實城市安全隱患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緊抓危大工程安全管理不放松,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質量管理法規體系,加快《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配套制度建設,深入研究工程質量風險管控機制,推行建設工程質量潛在缺陷責任保險,逐步建立符合首都特點的工程質量保險制度。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引導企業建立內控機制,健全質量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推進質量管理行為和工程實體質量控制標準化,以及施工企業和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引導建築行業加強自律管理,強化工程質量信用管理和市場失信懲戒機制。加強裝配式建築質量監管,強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築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建設管理,對構件生產實行駐廠監造,基本形成適應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政策和技術保障體系。提高住房建設標準和質量,大力推行裝配式建造方式,推進住房建設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為群眾提供具有更高舒適程度、性能標準、質量保障、使用壽命的精品住宅,邁向“百年住宅標準”。

二是著力推動重大民生工程建設。加大協調服務力度,創新工作機制,推進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冬奧會等重點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加強對工程重點人員、重點工序、關鍵節點的監督檢查,集成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打造首都建設的精品力作。軌道交通建設規模繼續保持高位運行,大多數新開工線路進入結構施工階段,研究制定《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管理辦法》,強化制度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推進標準化建設和綠色安全建造,確保軌道交通質量安全持續穩定受控。加強保障房建設全過程監管,完善各類保障房技術標準,實現保障房建設標準化全覆蓋;組織有實力的建設單位或專業機構,作為實施主體參與保障房建設;實行預驗房制度,做好試錯樣板間、工藝樣板間、成品樣板間“三個樣板間”,高質量完成全年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的任務。

三是繼續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開展新一輪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抓好試點項目並逐步擴大到全市范圍,積極推進抗震節能改造、環境整治、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公共服務設施和停車位補建等,提升居住環境品質。逐步擴大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項目規模,總結試點經驗,制定指導方案,編制“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健全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長效機制,促進物業管理規范化、社會化。研究出臺加強直管公房管理的意見,理順管理體制,創新管理方式,優化人居環境。推進全市普通地下室綜合整治,制訂實施2018-2020年新一輪清理整治方案,做好普通地下室清理後續利用,不斷完善使用管理長效機制,積極引導使用用途向社區配套、居傢養老服務、社區文化服務、文體活動空間、便民商業網店、停車設施、倉儲等方面轉變,實現統籌使用、合理利用。引導運用智能化、物聯網等科技手段,提升普通地下室信息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四是積極穩妥推進棚改和老城保護。將棚戶區改造工作重心放在解決真正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上,加大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力度,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嚴格落實“雙控三線”要求,即人口規模、建設規模“雙控”和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三線”,增強棚改項目方案可行性。嚴格規范棚改項目管理,落實《關於進一步規范我市棚戶區改造工作的若幹意見》,進一步嚴格準入程序和認定標準。規范項目融資方式,完善征收拆遷政策,嚴控征收拆遷成本,打造廉潔陽光工程。歷史文化遺產是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支撐,也是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根基。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老城不能再拆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老城整體保護力度,加強老城保護修繕標準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力推老城房屋恢復性修建,做到改善民生與保護古都風貌有機統一。統籌推進4萬套核心區人口疏解安置房建設,同步轉移優質公共資源,有序促進人口疏解。

二、加強住房制度設計,完善租購並舉住房供應體系

住房乃民生之要,解決好城鎮居民特別是新市民的住房問題,實現首都人民的“安居夢”,是北京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北京包容精神的真實體現。下一步,將按照中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加快房地產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落實2017-2021年住房供地計劃,新增住宅用地6000公頃,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全面推進住有所居。

一是大力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管理,全面落實《關於加快發展和規范管理北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完善住房租賃監管和交易服務平臺,提高住房租賃登記備案率,暢通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建立住房租賃公益律師隊伍,完善多渠道租賃糾紛調處機制。加強住房租賃企業備案管理,強化行業歸屬,完善行業服務標準。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租金監測和發佈機制,逐步將個體、非正規經營主體住房租金全面納入監測監管。加快推動《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立法,做好住房租賃頂層設計,穩定租賃關系,規范市場秩序將“為承租人賦權”落到實處,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推動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優選有信譽有實力的企業或專業機構作為實施主體參與建設,實現建設和運營管理專業化。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需要,鼓勵產業園區建設職工集體宿舍,多渠道解決城市運行和服務保障行業務工人員住宿問題。加快發展長期租賃,推動規模化、專業化的住房租賃經營主體發展。鼓勵開發企業持有經營租賃住房,豐富租住產品類型,滿足多層次租住需求。

二是穩步推進公租房建設管理。加大公租房實物供應力度,推動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房,鼓勵躉租作為公租房使用。加強對集體經濟組織的引導與服務,實施全過程監管,開展設計方案競賽,制定設計指導圖集,搭建融資服務平臺。繼續推進公租房以區為主、精準分配,促進職住平衡、產城融合。繼續推進“新北京人”專項分配,確保房源精準分配到有需要的人群中去。加大租房補貼力度,研究調整租房補貼標準,促進租房補貼與租賃住房的有效銜接,實現實物配租和貨幣補貼並舉保障。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運營管理專業化、機構化,引進專業化建設和運營管理團隊,提升建設品質和管理水平,促進可持續發展。全面推廣人臉識別技術,不斷提升保障房後期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標準化水平,構建智慧型保障房社區。完善保障房傢庭屬地社會保障機制,實現需求與服務有效對接,提升居住品質。加大公租房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完善司法銜接機制和信用評價體系,增強違規行為處理的嚴肅性和震懾力。

三是積極發展共有產權住房。作為一種政策性商品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的推出是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措施,也是完善住房供應結構、支持無房傢庭解決住房剛需的長期制度安排。下一步,將加大共有產權房土地供應、工程建設協調力度,盡快形成有效供應,提供更多群眾可承受的住房。提高共有產權住房的建設品質,逐步完善共有產權住房價格評估等配套政策,推動精準落地。按照“以區為主、全市統籌”的原則,指導各區制定符合本區實際的配售辦法。繼續滿足“新北京人”住房需求,面向符合條件的非京籍傢庭配售的房源不少於30%,增強群眾獲得感。

三、抓好精準調控和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北京作為超大城市,住房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房地產市場在全國具有風向標效應,是房地產調控的前沿陣地。過去一年,北京市針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不良傾向及熱點現象,連續密集出臺10個方面、20多項政策措施,打出系列“組合拳”,取得明顯成效。2018年,將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持續保持調控定力,做好精準調控,完善交易管理服務機制,大力整頓市場行業秩序,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繼續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按照長短結合、行政手段與長效機制並舉的調控思路,實現短期穩市場、長期促發展。一方面,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嚴格執行各項調控措施,實現穩定房價目標,防范化解市場風險。強化市場監測分析,完善調控政策措施,提升精準調控水平,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加強輿論引導和預期管理,正面客觀解讀市場形勢和調控政策,回應社會關切,穩定市場預期。落實居住用地供應計劃,適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優化住房供應結構。編制實施住房專項規劃,實現住房科學有效供給。促進在途商品房項目開工入市,提高項目潛在供應向實際供應的轉化效率。另一方面,加快建立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通過多年房地產市場發展經驗的積累、調控手段的實踐和配套制度改革的初探,目前長效機制框架的四梁八柱已基本確立,將加快形成符合北京市特點、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二是完善房屋交易管理服務措施。進一步優化房屋交易流程,簡化手續辦理,提高管理服務質量和效率。壓縮購房資格審核辦理時限,縮短為1個工作日,縮短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便利。發佈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示范文本,進一步規范存量房屋交易行為,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減少交易糾紛。完善存量房交易相關制度,如現房銷售人員及現場管理、存量房網簽等制度,形成更為嚴密、安全、完善的房屋交易市場體系。

辦公用品

三是強化行業監管和市場整頓。推進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規范化管理,改革審批要素和流程,依法對存而無業的資質進行註銷,增強房地產企業整體活力。加強開發企業信用管理,強化企業信用在行業管理中的主導地位。推動《北京市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規章立法進程,健全經紀行業管理政策、法規體系,完善行業服務標準,規范服務收費。加強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及經營場所公示管理,進一步規范房地產經紀機構管理,提升房地產經紀機構服務水平。建立多部門信息共享、聯合抽查機制及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依托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搭建房地產經紀信用管理平臺,建立機構及人員清退機制,凈化行業環境。規范單邊獨傢代理模式,引導行業從搶占房源向優化服務轉變。完善信息共享、綜合執法等工作機制,增強房地產市場聯動監管合力。保持高壓嚴查態勢,嚴厲打擊房地產開發、銷售企業和中介機構等的違法違規行為。

四、優化建築市場環境,助推建築業更好更快發展

隨著北京市建築業快速發展,建造能力不斷增強,地標性建築拔地而起,優質工程遍地開花,拉動就業作用明顯,產業關聯效應突出,然而承接項目困難、市場風險增多、用工成本攀升、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依然存在,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方式並未根本轉變,與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差距。下一步,北京市將深化建築業“放管服”改革,以不斷優化建築市場環境為核心,以提升監管效能和健全市場機制為重點,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改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推建築業更好更快發展,為高質量完成城市建設任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台中商標登記一是深化建築業“放管服”改革。第一,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改革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壓縮審批環節,精簡前置要件。充分發揮工程建設屬地監管優勢,實現90%施工許可審批權限下放至各區。堅持放管結合,制定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暫行辦法等,規范全市施工許可審批和管理工作。完善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機制,擴大施工許可審批提前服務制度、現場踏勘承諾制度應用范圍,出臺工程建設項目聯合驗收管理辦法。推進行政審批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建立完善行政辦公平臺,推進施工許可、竣工聯合驗收全程網上辦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第二,優化資質資格管理。結合上海浦東新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經驗,啟動北京市建築業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制審批試點,分階段、分資質類別推行告知承諾資質審批新模式,推動資質管理向“寬準入、嚴監管、強服務”轉變。推進實施建築業企業電子資質證書,進一步簡化企業申報要件,推進電子檔案,簡化申報、審查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優化個人執業資格管理,深入推進註冊管理的規范化、信息化和制度化;加強註冊人員執業行為監管,研究建立個人執業黑名單制度,加大責任追究力度。第三,完善建築市場信用體系。繼續完善建築市場信息歸集,加大公示力度,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出臺《北京市建築市場“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將建設工程活動中嚴重擾亂建築市場正常秩序、嚴重影響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的企業和註冊執業人員列入“黑名單”。推進與其他領域公佈的失信企業、人員信息數據的對接,加大協同利用力度,強化失信人懲戒措施。

二是推進建築業體制機制改革。改革承發包監管方式,推進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投標改革試點,實施差別化管理。對政府投資工程,加強監管力度的同時,簡化前置要件,合理壓縮時限;對民間投資的房屋建築工程,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給予更多自主權,實施事後備案管理。選擇在試點地區開展最低價中標試點工作。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總結裝配式建築實施工程總承包的經驗,研究制定符合北京市實際的工程總承包政策措施。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抓好試點項目的工作推進,及時研究解決試點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總結經驗。研究全過程工程咨詢管理制度,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和合同范本等文件,為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提供保障。引導大型勘察、設計、監理企業積極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拓展業務范圍,提升管理性和技術性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實現工程咨詢行業組織結構調整與資源優化組合,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推進京津冀建築市場深度融合。加快京津冀建築市場信用一體化建設,共同研究制定推動三地信用一體化建設的框架協議,在實現信息數據共享交換、統一信息標準、信用評價結果互認的基礎上,最終統一信用評價標準和評價結果應用,促進區域建築業的協調有序發展。探索京津冀招投標監管服務協同機制,推進招投標監管環境一體化。加快構建京津冀一體化定額體系,出臺實施《〈京津冀建設工程計價依據——預算消耗量定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試點造價咨詢行業信用評價和信用信息發佈,制訂京津冀統一的人材機編碼規則,研究制定京津冀建設工程定額管理辦法、定額編制規則、定額體系表,實現工程造價信息常用材料同版面發佈。

四是加強企業扶持和人才培養。北京“新的兩翼”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的加快建設,以及海綿城市、生態城市、新型城鎮等的大力發展,為建築業發展帶來良好契機,引導建築業企業積極調整和優化戰略佈局,在推動實施國傢戰略的同時實現企業做大做強。加大指導服務力度,做好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和服務,引導知識、技術密集的建築業企業加快發展,推動工程高端咨詢服務業走出去,做好勞務企業改革,加大對中小企業、私人企業扶持力度,促進企業形成適合自身特點和資源能力的發展模式。推動建立統一開放的建築市場,營造有利於實力強、信譽好的建築業企業跨省承攬業務的寬松環境。世界主要經濟體和發達國傢的經濟企穩向好,“一帶一路”沿線建築市場巨大,應加大政策支持,助推建築業企業更好地走出國門。同時,加快培育現代化建築產業工人隊伍,建立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及激勵機制,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和重大項目試點示范效應,大力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品牌效應。

五、加強科技推廣應用

推動城鄉建築實現綠色化推進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發展,是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實保障。北京市將大力推動科技成果在建築節能領域的應用推廣,發揮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提升建築能效水平,逐步緩解城市發展和能源消費之間的矛盾,促進城鄉建築綠色化,改善生活環境質量,建設綠色低碳生態傢園。

一是加強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促進科技成果加快應用推廣,重點在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超低能耗建築、智慧小區等方面開展科研立項和成果應用推廣。推動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與工程建造深度融合,發佈推進BIM技術應用工作的指導意見、示范工程管理辦法及驗收細則等相關文件,激發市場活力,規范市場行為,加快推進BIM技術在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維各階段的集成應用,實現建築全生命周期的環保和資源集約。充分發揮標準的技術支撐和引領作用,梳理現行不同層級工程建設標準,優化整合完善地方標準。推進首批11個智慧小區試點建設,實現試點小區與北京市智慧小區服務平臺和移動APP客戶端的對接,並按照物業和業主的需求實現特定功能,為全市智慧小區建設提供借鑒。

二是繼續推進建築節能工作。進一步完善建築節能與建築材料管理政策標準體系,制定建材使用管理政府規章和相關配套政策,啟動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立法調研,完善新建和既有建築節能領域相關配套政策。在全市范圍深入開展公共建築節能綠色化改造,引導公共建築業主或運行管理單位申報綠色化改造獎勵資金。繼續開展公共建築能耗限額管理,完善相關工作機制,推進信息采集與核查,並在公共移動媒體播放能耗限額管理微視頻,加大宣傳力度。繼續開展超低能耗建築試點示范,組織申報示范工程項目,編制相關技術標準和施工技術規范,有效推動全市城鎮和農村超低能耗建築發展。

台灣電動床工廠三是加快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發展。全面推動綠色建築發展量質齊升,推動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和大型公共建築等重點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高星級標準,將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冬奧會、環球影城等重大項目建設成節能綠色建築的典范。構建綠色建築評價標識信用管理體系,加強綠色建築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完善《關於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築的實施意見》的細則,加強對高標準建設住宅的項目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部品部件企業認證制度,保證生產供應,加強質量管控,實施部品認定和目錄管理。嚴格執行禁限目錄,加快制定建材使用管理規定,推動建材企業有序發展。繼續全面清理全市無資質攪拌站點,關停非法新建站點,禁止有資質站點違法擴建。

四是推進農宅建設與技術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部署,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傢庭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做好抗震節能農宅建設工作,提升農宅居住安全和居住品質。開展農村地區房屋建設管理立法調研,進一步規范農村地區住房建設。加強村鎮建築工匠、農宅管理和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和培訓,推廣抗震節能改造、防震減災、節能台中抽化糞池綠色和低碳技術。




中國網地產是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傢級重點新聞網站。以引導正確的行業輿論導向為己任,為行業上下遊關聯企業、相關產業提供一個高效溝通與互動的優質平臺。




共有產權養老房重在降成本

據媒體報道,北京市近期對外發佈瞭全國首個共有產權養老設施試點情況,該試點將居傢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融合一起,為擁有共有產權養老房的老年人提供24小時的養老服務。
arrow
arrow

    qyekk66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